金門天源趙氏族譜再考證
信息來源: 添加日期:2013-01-18 點(diǎn)擊量:4553
找到同安銀同派(魏王派)手抄文復(fù)印件記載孝成公簡史。
原文:一光璘生三子德曜、德明、德和“《趙德和光璘三子也,有文學(xué),游于梧州,為顏家招贅,就后住家成業(yè)焉,生洪武辛已八月十五日,卒宣德壬申十月初四,妻顏氏合葬加洞溝上,坐壬向丙,子一人承宣》。
經(jīng)過三次翻箱倒柜查到,同安趙氏銀同派手抄文復(fù)印件(p119)有關(guān)記載。
一、趙德和,字孝成趙光璘三子,查證,南外天源族譜p304趙德和魏王派第二十世孫。
勛國公(德鈞)(6),承雅(7),克端(8),叔霖(9)—應(yīng)之(10),公悠(11)諺語(12)同夫(13)—時虞(14)諾祖(15),嗣椿(16)次考(17),古章(18)—光璘(19)—德和(20)承宣(21)—克俊 —克杰p307(22)—叔霖(23)—體之(24)公湯(25)—彥心源(26)—淵夫(27)時允(28)—若謹(jǐn)(29)嗣令(30)。
趙德和孝成公被招婿在梧州(金門)住下,建功立業(yè),直到宣德年與顏氏合葬。子孫直到30代,世系字輩清楚。是遷入梧州(金門)趙姓有影響人物,所以都推崇是趙氏先祖但不是入金門始祖。
二、孝成公不是金門趙氏始祖,就像趙令衿早(1151)年入泉州,但并沒在泉州傳宗接代,孝成公趙德和是另一支族系。
三、銀同安派是皇族進(jìn)入福建泉州同安一個支派,同安原屬泉州管轄。魏王派進(jìn)入泉州三支派,即泉州趙若鳳,同安派趙叔霦,和漳浦趙家城趙若和。同安銀同派早在宋朝政和1111年趙叔霖入同安做官比入泉州趙子镠還早10—20年,叔霖第三代孫趙同夫南度時知同安,宋復(fù)亡時趙同夫?qū)O若祖游宦于外獲免,僅存遺復(fù)嗣椿(16)改依母姓黃,明永樂年間復(fù)性為趙,(大譜p219)趙仕隆明萬歷(1579)授湖廣柳州和真定知州故稱知州,趙顏辟允遴授將樂邑訓(xùn)導(dǎo)。
明永樂年間趙譜錫特授葵卯科中書舍人,改名趙光懋,其弟即趙光璘。趙光璘生二子,趙德明,和趙德和(字孝成)詳見《趙時長重修銀同族譜》大譜p219。
趙德和(孝成公)葬地加同溝也和梧州浦邊郊外先祖墓地不相符合,不是一處
四、入泉太祖派趙子洗孫趙師玖為青陽始祖,據(jù)安溪厚山族譜稱師玖四世孫趙由潔遊宦于外,幸而獲免,厚山清溪趙氏族譜稱:青陽譜在太祖派十四字后又重新編續(xù)十四字,即:功、仕、昌、原、復(fù)、祖、基、輝、前、映、后、在,英、俊。十四字有嚴(yán)格規(guī)定,并把字輩一一排清楚。
師玖(8)紹興年間,希周(9)與愈(10)、孟賢(11)、由潔(12)、宜伸(13)、順仲(14)、功全(15)、仕雅(16)、一昌世(17)、原定(18)、復(fù)祺(19)、祖訓(xùn)(20)、穹惠(21)、乾聰(22)、遜祖(23)、甫(24)、賓(25)、由(26)、宜明(27)、順濱(28)、德煌,德焜(29)。輩輩可考。
五、又據(jù)臺灣趙氏尊祖錄P383第七節(jié)臺澎趙氏第一宗源:
太祖——德昭——惟忠——從兼—世綱—令耦——子洗(率子七人入居泉州晉江)—伯調(diào)—師玖(青陽始祖)—希周——與愈—孟賢—由清—宜伸——順仲——功金——仕雅——昌世——順濱{德煌(東源派祖)德焜(西源派祖)—惟憲—守喬——世議——令勗——子載(澎湖西嶼祖)
世謀{令!勇。ń痖T下徐鄉(xiāng)祖)
令季—子憲—{伯占—師淵(率五子)遷漳化,彭湖單尾港
伯奇—明萬歷遷澎湖{孟肖,孟起}
尊祖錄由昌世{17}----順濱{25}缺。正好由厚山族譜補(bǔ)上。這是因?yàn)楸茈y由城市到安溪、深山老林之故。
六、所以考證后我認(rèn)為二十七世祖宜明,順濱肇基于后浦東門是正確的,肇基不是名,閩南話說是開基祖先之意。
趙宜明,諱啟在浦邊移居十九都后浦東門。
趙順賓,諱良號維潘,謚進(jìn)賢,同安縣志有載。
[文獻(xiàn)]1、臺灣趙氏尊祖錄;
2、南外天源趙氏族譜;
3、清溪厚山趙氏族譜;
4、同安銀同派趙氏譜諜,手抄本復(fù)印件;
5、印浦趙氏天源綿遠(yuǎn)譜序。
|